俗语有云:“十月胎恩重,三生报答轻”。父母对我们的生养之恩,岂是我们活三生就能报答得了的呢?
中国自古以来都崇尚孝道,湖北腾龙更是位于中国唯一一个以孝命名的城市——孝感,这里有着深厚的“孝”文化底蕴,素有“孝子之乡“的美誉,中国古代“二十四孝”的故事,有董永卖身葬父、黄香扇枕温衾和孟宗哭竹生笋故事发生在此地,仅清代史志记载的孝子就有493名,孝文化在孝感源远流长。
孝这个字,说出来容易,写出来不难,但真正落实下来,却又是相当沉重的。在中国古代汉朝时期,有一个叫黄香的人,是江夏人,现湖北云梦,年纪才九岁的时候,就已经懂得孝顺长辈的道理。
每当炎炎的夏日到来时,就用扇子对着父母的帐子扇风,让枕头和席子更清凉爽快,并使蚊虫远远地避开,让父母可以更舒服的睡觉;到了寒冷的冬天,就用自己的身体让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,好让父母睡起来时觉得暖和。
黄香侍奉父亲的故事反映出一个孩子细致、纯真的孝心,是一个孩子从内心深处自然萌发、激发出来的孝,又是出于天性的、并尽自己的能力所能做到的孝行。父母对我们的付出总是不计回报的,而我们往往对父母的付出又少之又少,在我们小时候,父母拉着我们的手,我们牵着父母走在后面,因为这一切都已经给我们安排好,前方的路永远是宽敞明亮的,现在每个人生活都非常的忙碌,很多人为了生存,生活去奔波忙碌,在家的时间又相当的少,一声问候,一场陪伴,可能来得比给他们金钱来得让他们更开心,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谷孝而亲不待,亲情不要等准备好了再去实践,因为时间没有感情。
孝感这个“孝子之乡”在古时更是流传出了一些“天仙配”这种以孝感动天的神话故事。
相传东汉时期,名董永,少年丧母,因避兵乱迁居安陆。其后父亲亡故,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,换取丧葬费用。上工路上,于槐荫下遇一女子,自言无家可归,二人结为夫妇。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,为董永抵债赎身,返家途中,行至槐荫,女子告诉董永:自己是天帝之女,奉命帮助董永还债。言毕凌空而去。
高于生活的天仙配传说,不仅推弘扬了孝道,也使卖生葬父的故事传播到了全国,孝子之乡的美誉,当之无愧。孝感这个名字的由来,也因董永行孝感天而得名,而今的孝感市为了弘扬孝文化,挖掘孝文化,宣传董永勤劳、朴实、憨厚的精神,董永公园这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应运而生。
孝是中华民族文化最灿烂的部分,是和谐社会最稳定的基石,孝感是孝子之乡,是以孝感天的地方。
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,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伦理和人文精神。“孝”的背后,体现了中国人对人文理论的独特思考,如“仁爱”、“感恩”、“责任”、“忠诚”等,湖北腾龙扎根于孝义之邦,深受孝文化熏陶,必将秉持仁爱、忠诚、感恩、责任的企业精神,让腾龙始终成为有作为,知感恩,敢担当,回报社会的民族企业。